蒲公英
詞語 | 蒲公英 |
---|---|
拼音 | pú gōng yīng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多年生草本植物( Tarax acum mongolicum ),全株含白漿,葉叢生,花黃色,果實褐色,上帶白色軟毛,可順風飄散,全草供藥用,能清熱、解毒解釋:
(一)、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有白色乳汁。葉叢生,匙形或狹長倒卵形,邊緣羽狀淺裂或齒裂。冬末春初抽花莖,頂端生一頭狀花序,開黃色舌狀花。果實成熟時形似一白色絨球,可隨風飛散。嫩株可供食用和作豬飼料,根莖可以入藥,有解毒清熱的作用,又是健胃劑。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菜二·蒲公英》﹝集解﹞引 韓保昇 曰:“蒲公英草生平澤田園中。莖、葉似苦苣,斷之有白汁。” 冰心 《寄小讀者》十七:“蒲公英是黃色,迭瓣的花,很帶著菊花的神意,但我也不曾偏愛她。”
(二)、這種植物的花。
釋義:
又稱“黃花地丁”。雙子葉植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株中有白色乳汁。葉倒披針形。秋季開黃花。果實成熟時像白色絨球,能隨風飛揚。全草可入藥,能清熱解毒。
相關詞語:
安車蒲輪白衣公卿報冰公事秉公辦理秉公無私抱冰公事背公向私背公營私秉公滅私秉公任直草莽英雄城北徐公出以公心持論公允出公忘私啜英咀華大公無私砥節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