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蜀
詞語 | 二蜀 |
---|---|
拼音 | èr sh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古時 蜀 地。即今 四川省。《南史·梁武陵王紀(jì)傳》:“大寶 元年六月辛酉,紀(jì) 乃移告諸州征鎮(zhèn),遣世子 圓照 領(lǐng)二 蜀 精兵三萬,受 湘東王 繹 節(jié)度。”唐 項斯《聞蟬》詩:“一棹三 湘 浪,單車二 蜀 塵。”宋 董逌《廣川書跋·成都蘭亭》:“寶月 刻《蘭亭序》,東坡居士 為讚于后,蓋 子由 得于 中山 舊石,故今所摹,獨傳二 蜀,中州人或未知也。”解釋:
(一)、指古時 蜀 地。即今 四川省 。
《南史·梁武陵王紀(jì)傳》:“ 大寶 元年六月辛酉, 紀(jì) 乃移告諸州征鎮(zhèn),遣世子 圓照 領(lǐng)二 蜀 精兵三萬,受 湘東王 繹 節(jié)度。” 唐 項斯 《聞蟬》詩:“一棹三 湘 浪,單車二 蜀 塵。” 宋 董逌 《廣川書跋·成都蘭亭》:“ 寶月 刻《蘭亭序》, 東坡居士 為讚于后,蓋 子由 得于 中山 舊石,故今所摹,獨傳二 蜀 ,中州人或未知也。”
釋義:
二蜀是指古時 蜀 地。即今 四川省 。出自《南史·梁武陵王紀(jì)傳》:“ 大寶 元年六月辛酉, 紀(jì) 乃移告諸州征鎮(zhèn),遣世子 圓照 領(lǐng)二 蜀 精兵三萬,受 湘東王 繹 節(jié)度。
相關(guān)詞語:
二把刀巴山蜀水不二法門不擒二毛百二關(guān)河百二河山百二金甌百二山川百二山河別無二致不管一二才貫二酉尺二秀才尺二冤家曾無與二得隴望蜀丁一卯二丁一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