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草
詞語 | 歷草 |
---|---|
拼音 | lì c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即蓂莢。傳說中的一種瑞草。(二)、亦稱“歷莢”。即蓂莢。
解釋:
(一)、即蓂莢。傳說中的一種瑞草。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南朝 梁 任昉 《述異記》卷上:“ 堯 為仁君,一日十瑞……歷草生階,宮禽五色。” 南唐 陳陶 《圣帝擊壤歌四十聲》:“歷草何因見,衢尊豈暫忘!”一本作“ 歷草 ”。參見“ 歷莢 ”。
(二)、亦稱“ 歷莢 ”。即蓂莢。
《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紫脫華,朱英秀,佞枝植,歷草滋。” 李周翰 注:“ 堯 時有蓂莢草生于階,有十五葉,從月一日日生一葉,至十五日日落一葉。若月小,則餘一葉,見此以知日歷,故云歷草也。” 宋 李石 《續博物志》卷七:“蓂莢,一名歷莢,圣王以是占日月之數。”歷,一本作“ 歷 ”。參見“ 蓂莢 ”。
釋義:
歷草,即蓂莢。古代傳說的一種瑞草。它每月從初一至十五,每日結一莢;從十六至月終,每日落一莢。所以從莢數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因數莢多少,可知月的日數,故又稱月莢、月蓂、歷草等
相關詞語:
撥草尋蛇不棄草昧白草黃云撥草瞻風草草了事草草收兵草創未就草間求活草菅人命草滿囹圄草莽英雄草木皆兵草木俱朽草木知威草廬三顧草率從事草率收兵草薙禽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