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冰
詞語 | 飲冰 |
---|---|
拼音 | yǐn b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南朝宋鮑照《謝永安令解禁止啟》:“飲冰肅事,懷火畢命。”唐宋之問《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宋王安石《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二)、謂受命從政,為國憂心。
(三)、謂清苦廉潔。
解釋:
(一)、形容十分惶恐焦灼。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 南朝 宋 鮑照 《謝永安令解禁止啟》:“飲冰肅事,懷火畢命。” 唐 宋之問 《送姚侍御出使江東》詩:“飲冰朝受命,衣錦晝還鄉。” 宋 王安石 《游棲霞庵約平甫至因寄》詩:“官事真傷錦,君恩更飲冰。”
(二)、謂受命從政,為國憂心。
唐 張九齡 《與李讓侍御書》:“不然則命非飲冰,幸安中土,又安能崎嶇執事之末?”《明史·李應昇傳》:“陛下振紀綱,則片紙若霆;大臣捐私曲,則千里運掌;臺諫任糾彈,則百司飲冰。”
(三)、謂清苦廉潔。
唐 姚合 《心懷霜》詩:“還如飲冰士,勵節望知音。” 清 錢謙益 《譚性教授承德郎制》:“飲冰之操,已著於當時;如水之心,可徵於受事。”
釋義:
語本《莊子·人間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飲冰,我其內熱歟?” 成玄英 疏:“ 諸梁晨朝受詔,暮夕飲冰,足明怖懼憂愁,內心熏灼。主要形容十分惶恐焦灼,指受命從政,為國憂心,后也指清苦廉潔。
造句:
1、趙指導員有一種使人折服的內在力量,和他談話,如飲冰食檗一樣,不知不覺就受到了他的感染。
2、銅鑄交州,長勵邊臣橫海氣;珠還合浦,愿銘廉吏飲冰心。
相關詞語:
報冰公事冰寒于水冰壺秋月冰魂雪魄冰肌雪腸冰肌玉骨冰解凍釋冰清玉潔冰清玉潤冰山難靠冰炭不投冰天雪地冰天雪窯冰消瓦解冰雪聰明不飲盜泉抱冰公事冰魂素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