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急
詞語 | 緩急 |
---|---|
拼音 | huǎn j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急迫、困難的事:緩急相助。(二)、不急迫和急迫:輕重緩急。
解釋:
(一)、寬舒和急迫;慢和快。
《管子·五行》:“昔者 黃帝 以其緩急作立五聲,以政五鐘。” 尹知章 注:“調政理之緩急作五聲也。”《漢書·食貨志下》:“歲有兇穰,故穀有貴賤;令有緩急,故物有輕重?!?唐 顧況 《李供奉彈箜篌歌》:“草亦不知風到來,風亦不知聲緩急。” 趙樹理 《實干家潘永?!罚骸霸跀[渡的時候……全憑用篙撐。撐的時候,又要按每段水勢的緩急來掌握船身的傾斜度。”
(二)、指危急之事或發生變故之時。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孝文 且崩時,誡太子曰:‘即有緩急, 周亞夫 真可任將兵。’” 宋 蘇舜欽 《應制科上省使葉道卿書》:“設國有緩急,則審處變故,推擇門下士以屬任焉。”《水滸傳》第四七回:“ 石秀 道:‘我在 薊州 原曾賣柴,我只是挑一擔柴進去賣便了。身邊藏了暗器,有些緩急,匾擔也用得著。’” 郭沫若 《歸國雜吟》一:“緩急勞斟酌,安危費斡旋?!?/p>
釋義:
緩:慢,不急。快慢之分,著急的,不急的,緩慢的、急迫的。比喻事情有主要、次要、緊急、緩慢的區別。亦作“緩急輕重”、“無后緩急”、“緩急先后”。語出《管子·五行》:“昔者黃帝以其緩急作立五聲,以政五鐘?!?/p>
造句:
1、道義相砥,過失相規,畏友也;緩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甘言如飴,游戲征逐,昵友也;利則相攘,患則相傾,賊友也。蘇浚
2、我們干事情應分輕重緩急,有所側重。
相關詞語:
急先鋒不急之務巴巴急急操之過急楚越之急當務之急倒懸之急繁弦急管風急浪高扶危濟急狗急跳墻緩兵之計緩不濟急緩步代車緩急輕重緩急相濟火急火燎急不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