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纓
詞語 | 摘纓 |
---|---|
拼音 | zhāi yī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春秋 時, 楚莊王 和群臣夜宴,中途燭滅,有人在暗中引 楚王 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纓(帽帶),以告 楚王 。 楚王 命群臣統統摘去纓,然后舉火,使那人不被發現。后來 楚 與 晉 戰,其人奮力作戰,以報答 楚王 。見《韓詩外傳》卷七。后因用為宴賓之典。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二折:“正逢愛客瓊筵啟,休夸珠履,漫摘華纓,賓和主燕喜情諧。”解釋:
(一)、春秋 時, 楚莊王 和群臣夜宴,中途燭滅,有人在暗中引 楚王 美人衣,美人暗摘其纓(帽帶),以告 楚王 。
楚王 命群臣統統摘去纓,然后舉火,使那人不被發現。后來 楚 與 晉 戰,其人奮力作戰,以報答 楚王 。見《韓詩外傳》卷七。后因用為宴賓之典。 明 葉憲祖 《易水寒》第二折:“正逢愛客瓊筵啟,休夸珠履,漫摘華纓,賓和主燕喜情諧。”
釋義:
摘纓,讀音是zhāi yīnɡ,是一個漢語詞匯,解釋為宴賓。
相關詞語:
抱蔓摘瓜斷章摘句鉤元摘秘煎豆摘瓜抉瑕摘釁理冤摘伏拈花摘艷拈華摘艷被發纓冠披發纓冠搜章摘句摘瑕指瑜尋章摘句尋枝摘葉遺簪絕纓簪纓世胄簪纓世族濯足濯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