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
詞語 | 退耕 |
---|---|
拼音 | tuì gē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為保護自然環境而對已經開墾耕種的農田不再耕種:退耕還林。解釋:
(一)、亦作“ 退畊 ”。謂辭官務農;歸耕。語本《史記·吳太伯世家》:“ 子胥 退而耕於野。”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季札 退耕以委之, 老萊 灌園以遠之。” 唐 王績 《晚年敘志示翟處士師正》詩:“無謂退耕近,伏念已經秋。” 明 劉基 《思悲翁》詩:“干時乏計策,退畊無園田。”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雜感用古詩十九首韻呈今醉先生并諸同人》之十一:“嘆息硜硜人,退耕悔不早。”
(二)、把已改為耕地的土地重新改作林地、牧場、魚塘等用。
賈平凹 《浮躁》十六:“退耕還林,搞多種經營。”《人民日報》1985.3.12:“對退耕還林、還草的應調減征購任務,退耕的土地可以作為原耕戶的家庭經營山。”
釋義:
樊友龍,1962年生人,湖北荊門人,1985年畢業于長江大學,教師。
造句:
1、西北地區實行退耕還林后,恢復了綠水青山的本來面貌。
2、恰恰又暗合農業國情的退耕還林策略,亦莊亦諧,相得益彰。
相關詞語:
筆耕硯田不進則退不知進退車無退表寸進尺退出處進退打退堂鼓刀耕火耨刀耕火種刀耕火耘耕當問奴耕耘樹藝功成身退躬耕樂道功遂身退寒耕熱耘火耕水耨寒耕暑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