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浪
詞語 | 浪浪 |
---|---|
拼音 | làng là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一)、流貌。(二)、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解釋:
(一)、流貌。
《楚辭·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王逸 注:“浪浪,流貌也。” 洪興祖 補注:“浪音郎。”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抗羅袂以掩涕兮,淚流襟之浪浪。” 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豪放》:“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傍。” 宋 蘇軾 《雨中游天竺靈感觀音院》詩:“蠶欲老,麥半黃,前山后山雨浪浪。”
(二)、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清 卓發(fā)之 《裓園嫘史·無山堂》詩:“我看平若水,云際聽浪浪。”
釋義:
1.流貌。 2.象聲詞。形容雨﹑水等流動的聲音。
相關鏈接:浪
相關詞語:
趕浪頭白浪掀天長風破浪乘風破浪滄浪老人趁波逐浪乘風興浪沖風破浪大風大浪大浪淘沙放浪形骸風吹浪打風口浪尖風平浪靜浮花浪蕊浮蹤浪跡放浪不羈放浪不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