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役
詞語 | 雜役 |
---|---|
拼音 | zá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舊指受雇做雜事的人。解釋:
(一)、指正役之外的繁多徭役。
《宋書·蔡興宗傳》:“又陳原諸逋負,解遣雜役,并見從。” 清 黃卬 《錫金識小錄·民役》:“自一條鞭之法行,一切民間雜役,俱改折編入正供。”參見“ 雜泛差役 ”。
(二)、各種差使。
宋 丁謂 《丁晉公談錄》:“一日,雜役兵士於公署壁題之曰:‘無了期,無了期,營基纔了又倉基!’”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幽怪一·魁星為學徒換心》:“ 吳 俗凡初入廛者,一切灑埽傳餐雜役皆任之。”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三編第四章第四節:“在奴隸主的監督下,戴著手鐐、枷鎖的奴隸從事著各種繁重的生產勞動或雜役。”
(三)、指從事各種差使的人。
清 宣鼎 《夜雨秋燈錄·騙子》:“細揣其故,係騙子先冒雜役,放水菜時入內。” 魯迅 《彷徨·孤獨者》:“聽得有人叩門;不一會,一個人走進來,但是聽熟的客寓雜役的腳步。” 巴金 《<神·鬼·人>·人》:“整個宿舍里沒有一點聲音,似乎連雜役也睡熟了。”
釋義:
1.指正役之外的繁多徭役。 2.各種差使。 3.指從事各種差使的人。
造句:
1、濃三兒無定業,四處流浪,后來到陳掌柜家做雜役,算是窮鳥入懷,暫時有了個安身處。
2、他愿意做任何事,甚至是廚房里的雜役.
相關詞語:
錯綜復雜純一不雜紛紜雜沓蜂屯蟻雜橫征苛役饑飽勞役苛捐雜稅凌雜米鹽龍蛇混雜拉拉雜雜良莠淆雜門無雜賓門無雜客人多手雜人多嘴雜人多口雜私心雜念水陸雜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