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燠
詞語 | 時燠 |
---|---|
拼音 | shí yù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時奧”。謂氣候和暖。《書·洪范》:“曰晢,時燠若。”孔 傳:“君能照晢,則時煖順之。”《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無冰,時燠也。”《漢書·王莽傳中》:“熒惑司悊,南岳太傅典致時奧。”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厥罰常燠,燠,暑也。”唐 韋應(yīng)物《南塘泛舟會元六昆季》詩:“端居倦時燠,輕舟泛迴塘。”解釋:
(一)、亦作“時奧”。謂氣候和暖。
《書·洪范》:“曰晢,時燠若。” 孔 傳:“君能照晢,則時煖順之。”《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無冰,時燠也。”《漢書·王莽傳中》:“熒惑司悊,南岳太傅典致時奧。” 顏師古 注引 應(yīng)劭 曰:“厥罰常燠,燠,暑也。” 唐 韋應(yīng)物 《南塘泛舟會元六昆季》詩:“端居倦時燠,輕舟泛迴塘。”
釋義:
時燠,亦作“時奧”。拼音是shí yù ,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氣候和暖。
相關(guān)詞語:
安時處順不合時宜不入時宜不失時機(jī)不識時務(wù)不時之需不違農(nóng)時避跡藏時撥亂濟(jì)時不時之須藏器待時曾幾何時猖獗一時乘時乘勢傳誦一時揣時度力蹉跎時日待時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