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苞
詞語 | 遺苞 |
---|---|
拼音 | yí bā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苞,通“殍”。謂遺棄餓殍。《管子·八觀》:“小兇三年而大兇,大兇,則眾有大遺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頤煊 曰:“‘苞’讀為‘涂有餓莩’之‘莩’。遺,棄也。謂年大兇則眾棄餓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觀》:“眾有遺苞者,其戰(zhàn)不必勝;道有損瘠者,其守不必固。”(二)、遺脫葉殼。宋 孫覿《游金沙寺有陸希聲侍郎讀書堂在頤山上》詩:“緑筍遺苞半出籬,清谿一曲翠相迷。”
解釋:
(一)、苞,通“ 殍 ”。謂遺棄餓殍。
《管子·八觀》:“小兇三年而大兇,大兇,則眾有大遺苞矣。” 戴望 校正引 洪頤煊 曰:“‘苞’讀為‘涂有餓莩’之‘莩’。遺,棄也。謂年大兇則眾棄餓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觀》:“眾有遺苞者,其戰(zhàn)不必勝;道有損瘠者,其守不必固。”
(二)、遺脫葉殼。
宋 孫覿 《游金沙寺有陸希聲侍郎讀書堂在頤山上》詩:“緑筍遺苞半出籬,清谿一曲翠相迷。”
釋義:
1.苞,通"殍"。謂遺棄餓殍。 2.遺脫葉殼。
相關(guān)詞語:
苞苴竿牘暴露無遺補(bǔ)過拾遺補(bǔ)闕拾遺不遺余力不遺寸長不遺巨細(xì)不遺馀力滄海遺珠策無遺算楚弓遺影除疾遺類殆無孑遺道不拾遺道無拾遺道不掇遺道不舉遺斷簡遺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