瘠鹵
詞語 | 瘠鹵 |
---|---|
拼音 | jí l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瘠薄的鹽堿地。(二)、指土地貧瘠磽薄。
解釋:
(一)、瘠薄的鹽堿地。
《舊唐書·李承傳》:“尋為 淮南西道 黜陟使,奏於 楚州 置 常豐堰 以御海潮,屯田瘠鹵,歲收十倍,至今受其利。” 宋 陸游 《甲申雨》詩:“ 山陰 泆湖二百歲,坐使膏腴成瘠鹵。”《明史·解縉傳》:“土田之高下不均,起科之輕重無別,膏腴而稅反輕,瘠鹵而稅反重。”
(二)、指土地貧瘠磽薄。
清 陳確 《地脈論》:“地之氣,本於天而演於水者也……大抵疏達者肥美,壅滯者瘠鹵。” 清 曹寅 《東皋草堂記》:“其土瘠鹵,積糞不能腴。”
釋義:
jí lǔ瘠鹵(瘠鹵)1.瘠薄的鹽堿地。2.指土地貧瘠磽薄。
相關詞語:
哀毀瘠立變醨養瘠地瘠民貧古肥今瘠瘠己肥人瘠人肥己瘠牛羸豚瘠義肥辭流血漂鹵鹵莽滅裂秦越肥瘠外強中瘠越人肥瘠越瘠秦視土瘠民貧瘠牛僨豚溝中瘠溝中之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