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奮
詞語 | 自奮 |
---|---|
拼音 | zì fè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自我奮發(fā)而欲有所為;自勉。《漢書·常惠傳》:“少時家貧,自奮應募,隨 栘中 監(jiān) 蘇武 使 匈奴,并見拘留十餘年。”宋 范仲淹《讓觀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進秩,則諸將驕墮,誰復自奮。”明 沉德符《野獲編·科場三·宗室應試之始》:“自此朱邸諸侯,始以清流自奮矣。”清 陳康祺《郎潛紀聞》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奮已。”(二)、自以為是,妄自尊大。《列子·說符》:“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史記·秦始皇本紀》:“秦王 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三)、各自奮勇。宋 葉適《上西府書》:“夫以 江 淮 之弱而兼西北之強,鼓思退之卒,而戰(zhàn)自奮之兵,輕腹心之忠而樂簡策之諛,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價。此智士所以寒心。”
(四)、自己拼命用力。《后漢書·董卓傳》:“孚 語畢辭去,卓 起送至閤,以手撫其背,孚 因出刀刺之,不中。卓 自奮得免,急呼左右執(zhí)殺之。”《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一年》:“遂經(jīng)其頸於樹枝,自奮絶脰而死。”胡三省 注:“自奮,自奮起而還擲也。”
解釋:
(一)、自我奮發(fā)而欲有所為;自勉。
《漢書·常惠傳》:“少時家貧,自奮應募,隨 栘中 監(jiān) 蘇武 使 匈奴 ,并見拘留十餘年。” 宋 范仲淹 《讓觀察使第二表》:“若朝廷不待有功,例皆進秩,則諸將驕墮,誰復自奮。” 明 沉德符 《野獲編·科場三·宗室應試之始》:“自此朱邸諸侯,始以清流自奮矣。”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三:“士生圣朝,牢落不偶者宜自奮已。”
(二)、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列子·說符》:“故自奮則人莫之告。人莫之告,則孤而無輔矣。”《史記·秦始皇本紀》:“ 秦王 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
(三)、各自奮勇。
宋 葉適 《上西府書》:“夫以 江 淮 之弱而兼西北之強,鼓思退之卒,而戰(zhàn)自奮之兵,輕腹心之忠而樂簡策之諛,求駑駘於千里,抱鼠璞以待價。此智士所以寒心。”
(四)、自己拼命用力。
《后漢書·董卓傳》:“ 孚 語畢辭去, 卓 起送至閤,以手撫其背, 孚 因出刀刺之,不中。 卓 自奮得免,急呼左右執(zhí)殺之。”《資治通鑒·周赧王三十一年》:“遂經(jīng)其頸於樹枝,自奮絶脰而死。” 胡三省 注:“自奮,自奮起而還擲也。”
釋義:
自奮,漢語詞匯。拼音:zì fèn釋義:1.自我奮發(fā)而欲有所為;自勉。2.自以為是﹐妄自尊大。3.各自奮勇。4.自己拼命用力。
相關(guān)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guān)自守敝帚自珍勃然奮勵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