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師
詞語 | 道師 |
---|---|
拼音 | dào sh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道德之宗師。(二)、對道行高深者的敬稱。
解釋:
(一)、道德之宗師。
《晉書·文苑傳·王沉》:“ 聃 周 道師, 巢 由 德林。”
(二)、對道行高深者的敬稱。
唐 薛用弱 《集異記·蔡少霞》:“仙翁鵠駕,道師冰潔。” 宋 蘇軾 《題文與可墨竹》詩序:“故人 文與可 ,為道師 王執(zhí)中 作墨竹。” 清 趙執(zhí)信 《自題》詩之一:“落絮沾泥會有時,鬢絲禪塌最堪思。 阿難 一笑花偏著,合向《楞嚴》覓道師。”
釋義:
一般人認為是有德智的人,其實是道者(道門子弟,道家尊者,道教信徒)對玄門中功德高賢的敬稱,后因道教思想影響之廣,玄門之士人才輩出,如哲學(xué)鼻祖老子,智圣姜尚,詩仙太白等。受世人尊敬,其又皆是道士,皆是認其為智明先師,既受某位圣賢思想之啟悟而創(chuàng)立學(xué)派,將其尊為本派始祖,而為道師。在一些區(qū)域,也稱道人法師為道師,如在四川重慶和湖南西部及陜西南部某些地方,都這樣稱呼,他們從事的事情很多,包括驅(qū)邪、做道場,人過世,不論貧富,都會請他們來做法事,選下葬時日和地方,還要問他們很多天機,他們理論儒釋道相雜,以佛道理論為主,他們的活動和理論很有意思。
相關(guān)詞語:
百世師東道主一字師安貧樂道安貧守道岸然道貌百萬雄師班荊道故班師回朝暴虐無道北道主人倍道而進背道而馳兵行詭道伯道無兒霸道橫行百世之師拜賜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