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骸
詞語 | 形骸 |
---|---|
拼音 | xíng há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形體(多指人的)解釋:
(一)、人的軀體。
《莊子·天地》:“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 南朝 梁 范縝 《神滅論》:“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邪?” 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比讀 莊生 之文,悟其元旨,知物論生於是非,生死累於形骸。”
(二)、指外貌;容貌。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 尼父 遠得崇替於未兆,近失 澹臺 於形骸。” 明 唐寅 《感懷》詩:“鏡里形骸春共老,燈前夫婦月同圓。”
釋義:
“汝方將忘汝神氣,墮汝形骸,而庶幾乎?” 南朝 梁范縝 《神滅論》:“死者之形骸,豈非無知之質邪?” 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比讀 莊生 之文,悟其元旨,知物論生於是非,生死累於形骸。”
造句:
1、 一個虛偽狂妄的人,只是一具形骸軀殼,而心已經死亡,面對別人的時候,別人覺得他面目可憎,他自己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看到自己的影子也覺得慚愧。
2、 雷聲在秋分的接口收斂起往日的放浪形骸,在九月里慢慢變得沉寂,溫馴。
相關詞語:
忘形交案牘勞形彪形大漢避影匿形兵無常形不拘形跡不露形色藏形匿影澄神離形得意忘形遁跡潛形吊形吊影遁形遠世放浪形骸吠形吠聲分形同氣放蕩形骸分形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