鰈鶼
詞語 | 鰈鶼 |
---|---|
拼音 | dié ji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比目魚和比翼鳥。《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后因以“鰈鶼”喻比并的人物或事物。 梁啟超 《廣詩中八賢歌·侯官嚴復》:“哲學初祖天演 嚴 ,遠販 歐 鉛攙 亞 槧;合與 莎 米 ( 莎士比亞 、 米兒頓 )為鰈鶼,奪我曹席太不廉。”解釋:
(一)、比目魚和比翼鳥。
《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后因以“鰈鶼”喻比并的人物或事物。 梁啟超 《廣詩中八賢歌·侯官嚴復》:“哲學初祖天演 嚴 ,遠販 歐 鉛攙 亞 槧;合與 莎 米 ( 莎士比亞 、 米兒頓 )為鰈鶼,奪我曹席太不廉。”
釋義:
dié jiān ㄉㄧㄝ ˊ ㄐㄧㄢ鰈鶼比目魚和比翼鳥。《爾雅·釋地》:“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后因以“鰈鶼”喻比并的人物或事物。 梁啟超 《廣詩中八賢歌·侯官嚴復》:“哲學初祖天演 嚴 ,遠販 歐 鉛攙 亞 槧;合與 莎 米 ( 莎士比亞 、 米兒頓 )為鰈鶼,奪我曹席太不廉。”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