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鼓
詞語 | 五鼓 |
---|---|
拼音 | wǔ gǔ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見五更條。解釋:
(一)、五種鼓。
《穀梁傳·莊公二十五年》:“天子救日,置五麾,陳五兵五鼓。” 楊士勛 疏:“五鼓者, 糜信 徐邈 并云:東方青鼓,南方赤鼓,西方白鼓,北方黑鼓,中央黃鼓。”
(二)、五更。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 漢 魏 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亦指第五更。《晉書·良吏傳·鄧攸》:“ 攸 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 攸 船,不得進, 攸 乃小停,夜中發去。 吳 人歌之曰:‘紞如打五鼓,鷄鳴天欲曙。 鄧侯 拖不留, 謝令 推不去。’” 唐 李德裕 《述夢詩四十韻》序:“其夕五鼓未盡,涼風凄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孫文定》:“為童子時,常五鼓入塾。” 郭沫若 《前茅·哀時古調》詩之五:“五鼓、三更, 關公 走 麥城 。”
釋義:
1.五種鼓。 2.五更。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漢魏以來,謂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為節。"亦指第五更。
相關詞語:
打邊鼓敲邊鼓五里霧挨三頂五捱三頂五拔十得五敗鼓之皮敝鼓喪豚布鼓雷門拔十失五博覽五車晨鐘暮鼓重整旗鼓攢三聚五扯鼓奪旗村簫社鼓攢三集五村歌社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