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庸
詞語 | 謹庸 |
---|---|
拼音 | jǐn yō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謂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孔穎達 疏:“庸謂中庸。庸,常也。從始至末,常言之信實,常行之謹慎。”又《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鄭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謹也。”明 趙南星《許州重修尊經閣記》:“夫 鄭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謹庸、強恕之訓知之矣。過於庸則非道,離於恕則非仁。”解釋:
(一)、謂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孔穎達 疏:“庸謂中庸。庸,常也。從始至末,常言之信實,常行之謹慎。”又《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鄭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謹也。” 明 趙南星 《許州重修尊經閣記》:“夫 鄭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謹庸、強恕之訓知之矣。過於庸則非道,離於恕則非仁。”
釋義:
jǐn yōng ㄐㄧㄣˇ ㄩㄥ 謹庸謂言行敬慎合乎中庸之道。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 孔穎達 疏:“庸謂中庸。庸,常也。從始至末,常言之信實,常行之謹慎。”又《禮記·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 鄭玄 注:“言德常行也,言常謹也。” 明 趙南星 《許州重修尊經閣記》:“夫 鄭公 之深於道也,於其謹庸、強恕之訓知之矣。過於庸則非道,離於恕則非仁。”
相關詞語:
砭庸針俗樗櫟庸材奉命唯謹附庸風雅奉命惟謹昏庸無道謹毛失貌謹小慎微謹言慎行謹本詳始謹身節用謹始慮終謹謝不敏謹行儉用謹終如始謹終慎始靖言庸回靖言庸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