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
詞語 | 一色 |
---|---|
拼音 | yī s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顏色一樣:水天一色。(二)、屬性詞。全部一樣的;不混雜別的種類或式樣的:一色的大瓦房。一色的景德鎮(zhèn)瓷器。
解釋:
(一)、單色;一種顏色。
《漢書·梅福傳》:“一色成體謂之醇,白黑雜合謂之駮。”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華林園馬射賦》:“落花與芝蓋同飛,楊柳共春旗一色。” 宋 歐陽修 《自菩提步月歸廣化寺》詩:“明月浄松林,千峰同一色。” 峻青 《煙墩》:“你站立墩上,憑堞遠(yuǎn)眺,俯瞰那碧波萬頃水天一色的滄海,遙瞻那峰巒千里嵐氣迷蒙的群山。”
(二)、一種;一類。
《唐六典·戶部尚書·金部郎中》:“ 開元 二十年敕,以為﹝俸食﹞名目雖多,料數(shù)先定,既煩案牘,因此生姦,自今以后,合為一色,都以月俸為名。”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望請命婦會(huì)於別殿;九部樂從東門入;散樂一色,伏望停省。”
(三)、謂全部一樣。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shù)·種紅藍(lán)花梔子》“粱米第一,粟米第二”原注:“必用一色純米,勿使有雜。” 金 元好問 《雪巖》詩:“貞松勁柏四時(shí)春,霽月光風(fēng)一色新。” 郁達(dá)夫 《遲桂花》:“這沉靜清徹的聲氣,也和 翁則生 的一色而沒有兩樣。”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一:“土改時(shí),我分一幢地主的橫屋,一色的青瓦。”
釋義:
①一種顏色:水天一色|秋水共長天一色。 ②一樣:霽月光風(fēng)一色新|參加晚宴的來賓一色西裝革履。
相關(guān)詞語:
清一色一刀切一風(fēng)吹一溜煙一窩蜂一而光一牛鳴一掊土一人敵一言堂一字師安于一隅黯然失色傲睨一世黯然無色傲睨一切百不失一百不一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