箍桶
詞語 | 箍桶 |
---|---|
拼音 | gū tǒ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用箍將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為所需形狀和確保接縫嚴實。解釋:
(一)、用竹篾或金屬做成圈形,套在圓桶上,使桶片之間緊固而不滲水。
章炳麟 《新方言·釋器》:“《廣雅》:‘緷,束也。’緷、錕聲義通。今人以繩束物曰梱,以金束物曰鍋(俗作箍)。箍桶亦其一矣。”
釋義:
箍桶,指用箍將做桶的板捆在一起,迫使其成為所需形狀和確保接縫嚴實。箍桶匠的擔子與其他手藝人的擔子相比有著明顯的特點,就是擔子的一頭有一個橢圓形的木桶,高度在40公分左右,桶蓋一半是固定,另一半是活動的,可以自由開啟,它的作用一是桶內用來放置各類工具,二是當作凳子使用,干活時就坐在上面。使用的工具除了木匠正常使用的刨子、鋸子以外,還有許多特殊的工具,如外圓刨、板凳刨、削刀、刮刨、腳刨、內圓刨、斜鑿等等。
造句:
1、這是老箍桶匠所要求達到的第一個目標.
2、箍桶匠:制作或修理木桶及木盆的人.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