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牘
詞語 | 書牘 |
---|---|
拼音 | shū d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書信。解釋:
(一)、簡牘書信之類的總稱。
《梁書·范云傳》:“及居選官,任守隆重,書牘盈案,賓客滿門, 云 應對如流,無所壅滯。”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有士人頗強記自負,飲酒世尠雙。乃求朝士之有聲價者,藉其書牘與先容。一旦持謁 張 , 張 得函啟緘,喜曰:‘君果多聞耶,又能敵吾飲。’” 明 胡應麟 《詩藪·六朝》:“ 陳思 書牘,欲以翰墨為勛績。”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上》:“析言詔令、奏議,總曰書牘之屬。”
釋義:
文體名。信函簡牘之類的通稱。書古指信函,牘是古代用來書寫的木簡。一般應用于私人之間。包括書、啟、箋、移、牘、簡、札、帖等。
造句:
1、《示季子懋修》,《張居正集》第二冊,卷二八,書牘十五,第1251頁。
2、在盛行以干支紀年的當時,公私書牘,詩文寫作,凡要落款的,除年號外,就用干支,干支觀念,比今人強得多,是錯不了的。
相關詞語:
掉書袋案牘勞形案牘之勞案無留牘白面書生苞苴竿牘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白面書郎伴食中書閉門讀書不刊之書長篇累牘刺股讀書輟毫棲牘大書特書丹書鐵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