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騃
詞語 | 頑騃 |
---|---|
拼音 | wán á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愚鈍呆滯。 漢 鄒陽 《酒賦》:“清者為酒,濁者為醴;清者圣明,濁者頑騃?!薄端螘らL沙景王道憐傳》:“ 遐 人才甚凡,自諱名,常對賓客曰:‘ 孝武 無道,枉我殺母。’其頑騃若此?!薄侗笔贰だ钤o(hù)傳》:“ 會 頑騃好酒,其妻 南陽 太守 清河 房伯玉 女也,甚有姿色, 會 不答之。”解釋:
(一)、愚鈍呆滯。
漢 鄒陽 《酒賦》:“清者為酒,濁者為醴;清者圣明,濁者頑騃。”《宋書·長沙景王道憐傳》:“ 遐 人才甚凡,自諱名,常對賓客曰:‘ 孝武 無道,枉我殺母?!漕B騃若此?!薄侗笔贰だ钤o(hù)傳》:“ 會 頑騃好酒,其妻 南陽 太守 清河 房伯玉 女也,甚有姿色, 會 不答之?!?/p>
釋義:
1.愚鈍呆滯。
相關(guān)詞語:
哀感頑艷策頑磨鈍負(fù)隅頑抗梗頑不化怙頑不悛驕兒騃女廉頑立懦冥頑不靈騃童鈍夫騃女癡男騃女癡兒頑父嚚母頑梗不化頑固不化頑廉懦立頑石點頭頑皮賴骨頑皮賴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