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衢
詞語(yǔ) | 康衢 |
---|---|
拼音 | kāng q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指四通八達(dá)的大路解釋:
(一)、四通八達(dá)的大路。
《列子·仲尼》:“ 堯 乃微服游於康衢。”《晉書·潘岳傳》:“動(dòng)容發(fā)音,而觀者莫不抃舞乎康衢,謳吟乎圣世。” 唐 元稹 《哀病驄》詩(shī):“曾聽禁漏驚衙鼓,慣踏康衢怕小橋。”
(二)、喻指顯要的地位。猶言要路。
清 侯方域 《贈(zèng)彭子序》:“以視 馬周 、 張齊賢 ,起身布衣,應(yīng)運(yùn)倏忽,豈不附景命,陟康衢,磊落光明,居然以得位行志大丈夫哉!”
(三)、稱頌盛世之歌。
清 趙翼 《兒輩勸以拙集付梓》詩(shī):“敢追 漢 殿凌云賦,聊附康衢擊壤吟。”參見“ 康衢謡 ”。
(四)、喻指賢才未遇時(shí)所唱之歌。
釋義:
〈書〉寬闊平坦的大路。
造句:
1、 堯乃微服游于于康衢,聞兒童謠曰: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shí)不知,順帝之則。
2、 正是家擊壤,戶康衢,士、農(nóng)、工、商,各安其業(yè);九流三教,各食其土;居者有積聚,行者有裹糧。
相關(guān)詞語(yǔ):
福衢壽車福壽康寧高步云衢高步通衢花衢柳陌家道小康九衢三市康莊大道柳陌花衢柳衢花市民康物阜四衢八街孫康映雪通衢大邑通衢廣陌物阜民康小康之家小康人家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