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方
詞語 | 邊方 |
---|---|
拼音 | biān fā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邉方”。邊地;邊疆。(二)、邊際。
解釋:
(一)、亦作“邉方”。邊地;邊疆。
漢 蔡邕 《上漢書十志疏》:“父子家屬,從充邊方。”《宋書·夷蠻傳·訶羅陁國》:“仰維大國,藩守曠遠(yuǎn),我即邊方藩守之一。” 宋 蘇舜欽 《己卯冬大寒有感》詩:“近聞邊方奏,中覆多沉沒。” 明 馮夢龍 《女丈夫·郡主募兵》:“窮兵海岸,耀武邉方。” 王闿運 《<桂陽州志>序》:“薄宦邊方。”
(二)、邊際。
宋 朱熹 《齋居感興》詩之九:“人心要如此,寂感無邊方。”
釋義:
邊方,biān fāng,ㄅㄧㄢ ㄈㄤ,邊際
相關(guān)詞語:
打邊鼓耳邊風(fēng)敲邊鼓八方呼應(yīng)不劣方頭不修邊幅不著邊際八方風(fēng)雨八方支持八方支援百計千方邊塵不驚辨物居方不落邊際不脩邊幅不事邊幅大方之家大政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