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箭
詞語 | 聊城箭 |
---|---|
拼音 | liáo chéng jià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戰國 時,燕 攻 齊,奪取七十余城。齊 將 田單 欲收復 聊城(今 山東省 聊城市 西北),攻之年馀,而城不下。齊 人 魯仲連 乃寫信系于箭,射入城中,勸 燕 將撤軍。燕 將得信,悅服,罷兵而去,遂解 齊國 之圍。事見《戰國策·齊策六》。后遂以“聊城箭”為典,比喻助力。清 李漁《意中緣·設計》:“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 聊城 箭,那有個受報居功的 魯仲連?”解釋:
(一)、戰國 時, 燕 攻 齊 ,奪取七十余城。
齊 將 田單 欲收復 聊城 (今 山東省 聊城市 西北),攻之年馀,而城不下。 齊 人 魯仲連 乃寫信系于箭,射入城中,勸 燕 將撤軍。 燕 將得信,悅服,罷兵而去,遂解 齊國 之圍。事見《戰國策·齊策六》。后遂以“聊城箭”為典,比喻助力。 清 李漁 《意中緣·設計》:“路人尚且行方便,至交敢惜 聊城 箭,那有個受報居功的 魯仲連 ?”
釋義:
1.戰國時﹐燕攻齊﹐奪取七十余城。齊將田單欲收復聊城(今山東省聊城市西北)﹐攻之年馀﹐而城不下。齊人魯仲連乃寫信系于箭﹐射入城中﹐勸燕將撤軍。燕將得信﹐悅服﹐罷兵而去﹐遂解齊國之圍。事見《戰國策.齊策六》。后遂以"聊城箭"為典﹐比喻助力。
相關詞語:
放冷箭空城計暗箭難防暗箭傷人暗箭明槍暗箭中人百無聊賴背城借一背城一戰兵臨城下百城之富城北徐公城狐社鼠城下之盟赤舌燒城草船借箭成城斷金城門魚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