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筆
詞語 | 如椽筆 |
---|---|
拼音 | rú chuán bǐ |
字?jǐn)?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典出《晉書·王珣傳》:“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后遂以“如椽筆”比喻筆力雄健。猶言大手筆。宋 楊萬里《送羅永年歸永豐》詩:“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明 郭貞順《上俞將軍》詩:“欲為將軍紀(jì)戰(zhàn)績,天家自有如椽筆。”陳毅《題<長征會師圖>》詩:“感謝母子如椽筆,寫來懸掛人民之心間。”參見“大手筆”。解釋:
(一)、典出《晉書·王珣傳》:“ 珣 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云:‘此當(dāng)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諡議,皆 珣 所草。”后遂以“如椽筆”比喻筆力雄健。猶言大手筆。
宋 楊萬里 《送羅永年歸永豐》詩:“所喜如椽筆,能揮卻日戈。老夫留病眼,看子中文科。” 明 郭貞順 《上俞將軍》詩:“欲為將軍紀(jì)戰(zhàn)績,天家自有如椽筆。” 陳毅 《題<長征會師圖>》詩:“感謝母子如椽筆,寫來懸掛人民之心間。”參見“ 大手筆 ”。
釋義:
《晉書》卷六十五〈王導(dǎo)列傳·王珣〉~756~時帝雅好典籍,珣與殷仲堪、徐邈、王恭、郗恢等并以才學(xué)文章見昵于帝。及王國寶自媚于會稽王道子,而與珣等不協(xié),帝慮晏駕后怨隙必生,故出恭、恢為方伯,而委珣端右。
相關(guān)詞語:
哀思如潮愛才如渴愛財(cái)如命愛國如家愛民如子愛錢如命愛如己出愛如珍寶安堵如故安然如故安如磐石安如泰山安適如常愛才如命安如盤石安如太山按堵如故白頭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