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民
詞語 | 饑民 |
---|---|
拼音 | jī mí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因饑荒挨餓的人:賑濟饑民。解釋:
(一)、荒年無食之民。飢,通“ 饑 ”。
《后漢書·袁術傳》:“加天旱歲荒,士民凍餒, 江 淮 閒相食殆盡。時 舒仲應 為 術 沛 相, 術 以米十萬斛與為軍糧, 仲應 悉散以給飢民。”《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二年》:“ 關 內旱,飢民多賣子以接衣食。”
(二)、指挨餓的人。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七:“和城內費了種種的交涉,在十月初頭,便有開城放出飢民的事。”
(三)、荒年無食之民。
《東觀漢記·鄧禹傳》:“今 長安 饑民,孰不延望?”《清史稿·食貨志一》:“ 魏裔介 亦請饑民轉徙,得入籍占田。”
釋義:
因饑荒挨餓的人:賑濟~。
造句:
1、 要有纖細的身材,請與饑民分享你的食物。
2、 舊中國由于天災人禍,農作物歉收,因而米珠薪桂,饑民成群。
相關詞語:
愛民如子安民告示安國富民把飯叫饑保國安民保境息民病民蠱國不羈之民半饑半飽病國殃民病民害國不饑不寒殘民害理殘民害物殘民以逞充饑畫餅吊民伐罪獨夫民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