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帝
詞語 | 廢帝 |
---|---|
拼音 | fèi d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廢黜皇帝。(二)、被廢黜的皇帝。廢帝之稱始見于《宋書》。有在位時被廢的,有死后被追廢的。
解釋:
(一)、廢黜皇帝。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秋九月,大將軍 司馬景王 將謀廢帝,以聞皇太后。”《宋書·前廢帝紀》:“ 太宗 與左右 阮佃夫 、 王道隆 、 李道兒 密結帝左右 壽寂之 、 姜產之 等十一人,謀共廢帝。”
(二)、被廢黜的皇帝。廢帝之稱始見于《宋書》。有在位時被廢的,有死后被追廢的。
《宋書·前廢帝紀》:“葬廢帝 丹陽 秣陵縣 南郊壇西。”此死后被追廢者。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南北議和·南北議和史料》:“若不遷都,則 頤和園 可令廢帝居住。”此在位時被廢者。
釋義:
1.廢黜皇帝。 2.被廢黜的皇帝。廢帝之稱始見于《宋書》。有在位時被廢的,有死后被追廢的。
造句:
1、前廢帝狂悖無道,以太祖、世祖并第數居三以登極位,子勛次第既同,深構嫌隙,因何邁之謀,乃遣使赍藥賜子勛死。
2、時廢帝狂悖無道,誅害群公,忌憚諸父,并囚之殿內,毆捶凌曳,無復人理。
相關詞語:
百廢待舉百廢俱興半途而廢不廢江河不可偏廢百廢待興百廢具舉百廢具興百廢具作百廢俱舉百廢咸舉半涂而廢成敗興廢帝王將相洞鑒廢興帝輦之下遞興遞廢廢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