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庭
詞語 | 趨庭 |
---|---|
拼音 | qū tí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趍庭”。《論語·季氏》:“﹝ 孔子 ﹞嘗獨立,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 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 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 退而學禮。”鯉,孔子 之子 伯魚。后因以“趨庭”謂子承父教。解釋:
(一)、亦作“趍庭”。《論語·季氏》:“﹝ 孔子 ﹞嘗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 鯉 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 鯉 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 鯉 退而學禮。” 鯉 , 孔子 之子 伯魚 。后因以“趨庭”謂子承父教。
唐 王勃 《滕王閣序》:“他日趨庭,叨陪 鯉 對;今晨捧袂,喜託龍門。” 宋 王禹偁 《恩賜宰臣一子可尚書水部員外郎制》:“惟爾嚴父,為予大臣。嘉其調鼎之功,命及趨庭之子,俾升華省,仍列清曹。” 清 顧炎武 《與李霖瞻書》:“趍庭變學,既已引置 莊 岳 之間;挾策讀書,亦都從游舞雩之下。”
釋義:
趨庭,典故名,典出《論語注疏·季氏》。“(孔子)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鯉,孔子之子伯魚。后因以“趨庭”為承受父教的代稱。
相關詞語:
背本趨末避兇趨吉避難趨易避俗趨新初寫黃庭尺步繩趨椿庭萱室大勢所趨大庭廣眾大相徑庭大有徑庭大有逕庭大相逕庭東趨西步阿時趨俗發言盈庭分庭抗禮鳧趨雀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