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
詞語 | 探花 |
---|---|
拼音 | tàn hu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明清兩代稱科舉殿試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三名的人解釋:
(一)、看花。
唐 皮日休 《春雨》詩:“野客正閒移竹遠,幽人多病探花稀。” 宋 陸游 《初春探花有作》詩:“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二)、猶采花。喻尋求女子的愛情。
明 陸采 《懷香記·掾房訂約》:“前日 春英 到寓所來説,小姐垂盼小生,要求相會。我想潭府深沉,難展探花之手。”
(三)、 宋 以后稱科舉考試中殿試一甲第三名。本于 唐 的探花使。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士人赴殿試唱名》:“伺候上御 文德殿 臨軒唱名,進呈三魁試卷,天顏親覩三魁,排定名姓資次……第一名狀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參閱 清 趙翼 《陔馀叢考·狀元榜眼探花》。
釋義:
“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舉子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在唐代的科舉時就已經出現。“探花”作為第三人的代稱確立于北宋晚期。時至今日,“探花”的稱呼仍歷久不衰。
造句:
1、我們會提供您使用大眾交通運輸的旅游方式,更深入一探花蓮的美麗風光.
2、四月十三,正是周年。搶了恩科的探花入府,除了蘇公子一杯加了料的茶,還另沏了一杯茶,霜白似雪,形彎如鉤。大風刮過
相關詞語:
耍花腔巴頭探腦百花齊放百花生日敗柳殘花傍花隨柳筆下生花閉月羞花遍地開花步步蓮花百花爭妍百花爭艷筆頭生花波羅奢花殘花敗柳粲花之論春花秋月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