髡首
詞語 | 髡首 |
---|---|
拼音 | kūn sh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剃去頭發。(二)、光頭。指僧徒。
解釋:
(一)、剃去頭發。
《楚辭·九章·涉江》:“ 接輿 髡首兮, 桑扈 臝行。” 王逸 注:“髡,剔也;首,頭也。自刑身體,避世不仕也。”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喇嘛﹞其皈依 釋迦 、 金剛 、 毘盧 、 藥師 、 無量壽 諸佛,則又似與浮屠同出,其髡首不蓄髮亦同定例。” 章炳麟 《文學說例》:“處髡首辮髮之俗,而自述‘抽簪’。”
(二)、光頭。指僧徒。
唐 鄭愚 《潭州大溈山同慶寺大圓禪師碑銘》:“僧事百千,不可梗概,各言宗教,自號矛盾,故褐衣髡首,未必皆是。”
釋義:
1.剃去頭發。 2.光頭。指僧徒。
相關詞語:
昂首闊步昂首伸眉昂首天外昂首挺胸昂首望天白首北面白首空歸白首窮經白首相知白首之心不堪回首布衣黔首白首不渝白首齊眉白首如新白首同歸白首為郎白首相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