銜轡
詞語 | 銜轡 |
---|---|
拼音 | xián p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馬嚼子和馬韁繩。(二)、指馬匹。
(三)、喻法令。
解釋:
(一)、馬嚼子和馬韁繩。
《荀子·性惡》:“前有銜轡之制,后有鞭策之威。”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遁》:“孰與銜轡而伏櫪,同被繡于犧牛哉。” 明 方孝孺 《馬圖贊》:“強加銜轡,於馬為疵。”
(二)、指馬匹。
宋 葉適 《著作正字二劉墓志銘》:“而陛下乃親技擊,騁銜轡,豈緩急欲為自將地乎?”
(三)、喻法令。
《后漢書·鮑永傳》:“ 永 以吏人痍傷之后,乃緩其銜轡,示誅彊橫而鎮撫其餘,百姓安之。” 清 夏燮 《中西紀事·剿撫異同》:“靡不寬其銜轡,示以優容。”
釋義:
銜轡,漢語詞匯。拼音:xián pèi釋義:馬嚼子和馬韁繩;指馬匹等。
相關詞語:
按轡徐行抱屈銜冤長轡遠馭長轡遠御寸草銜結負屈銜冤返轡收帆詭銜竊轡黃雀銜環結草銜環金鑣玉轡截轅杜轡卷甲銜枚枯魚銜索口銜天憲攬轡澄清攬轡登車攬轡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