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弓
詞語 | 半弓 |
---|---|
拼音 | bàn gōng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半弓形。形容弦月。(二)、半弓之地。形容面積很小。弓,舊時丈量地畝的計算單位。一弓等于五尺。
(三)、俗以“一虎口”(約五寸)為一弓。半弓約二三寸。舊時用以形容婦女纏過的小足。
解釋:
(一)、半弓形。形容弦月。
唐 元稹 《春》詩:“晝漏頻加箭,宵暉欲半弓。” 元 郭鈺 《和羅習之見寄因簡劉淵》:“古陂浄瀉秋千頃,歸路斜分月半弓。”
(二)、半弓之地。形容面積很小。弓,舊時丈量地畝的計算單位。一弓等于五尺。
宋 楊萬里 《閑居初夏午睡起》詩:“松陰一架半弓苔,偶欲看書又嬾開。” 潘飛聲 《移居橫浜橋》詩:“擬闢半弓地,補種園中蔬。”
(三)、俗以“一虎口”(約五寸)為一弓。半弓約二三寸。舊時用以形容婦女纏過的小足。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一折:“袖兒籠,指十蔥;裙兒簌,鞋半弓。”
釋義:
1.半弓形。形容弦月。 2.半弓之地。形容面積很小。弓,舊時丈量地畝的計算單位。一弓等于五尺。 3.俗以"一虎口"(約五寸)為一弓。半弓約二三寸。舊時用以形容婦女纏過的小足。
相關(guān)詞語:
半壁江山半部論語半籌不納半間不界半截入土半斤八兩半路出家半面之交半面之舊半青半黃半身不遂半死不活半途而廢半推半就半吞半吐半信半疑半夜三更杯弓蛇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