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
詞語 | 出使 |
---|---|
拼音 | chū shǐ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接受外交使命到外國去:出使北歐諸國。解釋:
(一)、派遣使臣。
漢 班固 《匈奴和親議》:“先帝圣德遠覽,瞻前顧后,遂復出使,事同前世。” 宋 王安石 《司農卿分司南京陳公神道碑》:“賊果侵尋不制,朝廷出使,發(fā)兵擊之,數(shù)年然后定。” 嚴復 《原強》:“海禁大開以還,所興發(fā)者亦不少矣:譯署,一也;同文館,二也;船政,三也……出使,十一也。”
(二)、接受使命出外辦理外交事務。
《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今太后擅行不顧, 穰侯 出使不報, 華陽 、 涇陽 等擊斷無諱, 高陵 進退不請。”《新唐書·顏真卿傳》:“郎官、御史,陛下腹心耳目之臣也,故出使天下,事無細大得失,皆俾訪察,還以聞。”《初刻拍案驚奇》卷六:“ 慧澄 道:‘其夫出使北邊,他是個女人,那能湊得許多價錢?’”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 蕭育 是輔弼大臣太傅 蕭望之 之子,多次出使 匈奴 ,累建功勛。”
(三)、王宮的女官名。
《新五代史·唐莊宗神閔敬皇后劉氏傳》:“至 莊宗 時,后宮之數(shù)尤多,有昭容、昭儀、昭嬡、出使、御正……其餘名號,不可勝紀。”
釋義:
出使意指派遣使臣;接受使命出訪外國或長駐國外。
造句:
1、在中國要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很容易,一下子就會現(xiàn)出使人驚異的成績。但是要保持這個奇跡,中國人卻缺少這種能力。一個人稍稍有一點可憐的成就,于是耳朵就不靈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會走了,因為他開始發(fā)燒。柏楊
2、詩歌的靈魂在于創(chuàng)新,即創(chuàng)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驚嘆不已和賞心悅目的東西。約翰遜
相關詞語:
愛如己出拔萃出群半路出家抱甕出灌悖入悖出別出機杼別出心裁不出所料拔群出萃拔叢出類拔萃出類鼻端出火鼻頭出火閉門不出別出手眼別出新裁別出新意變態(tài)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