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礓
詞語 | 砂礓 |
---|---|
拼音 | shā jiā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同“砂姜”。解釋:
(一)、土壤中的石灰質結核體。主要由碳酸鈣和土粒結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塊狀,小的顆粒狀。華北、西北地區(qū)常見。
《人民文學》1977年第7期:“砂礓, 江 南少見,這是 黃河 留給她的兒女的‘私房’。一個個砂礓蛋,好像鵝鴨卵石上長滿疙瘩,大的像鎯頭,小的像拳頭。”《花城》1981年第3期:“杞柳從不希求沃土、肥泥,它在鹽堿砂礓中萌芽吐枝,纖細的身軀像蘆竹蒿葦。”
釋義:
1.土壤中的石灰質結核體。主要由碳酸鈣和土粒結合而成,不透水,大的呈塊狀,小的顆粒狀。華北﹑西北地區(qū)常見。
造句:
1、這反映在顏色的施用中,比如來自于砂礓、泥土、植物等的色調。
2、柏樹鄉(xiāng)的大部分山頭是石山和砂礓巖,不利于樹木生長,加上管理不善等原因,多少年來,該鄉(xiāng)的山頭大多是光禿禿的。
相關詞語:
炊砂作飯飛砂揚礫飛砂轉石飛砂走石砂里淘金打破砂鍋問到底摶砂弄汞搏砂弄汞七返靈砂打破砂鍋走石飛砂打破砂鍋璺到底揚砂走石眼不著砂錦砂砂坑磠砂砂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