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溶
詞語 | 溶溶 |
---|---|
拼音 | róng r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a式詞語 |
意思:
(水)寬廣的樣子:溶溶的江水。月色溶溶。解釋:
(一)、水流盛大貌。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揚流波之潢潢兮,體溶溶而東回。” 王逸 注:“溶溶,波貌也。”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水則遠天相逼,浮云共色,茫茫無底,溶溶不測。” 唐 溫庭筠 《蓮浦謠》:“鳴橈軋軋溪溶溶,廢緑平煙 吳苑 東。” 元 張可久 《醉太平·春情》曲:“碧溶溶滿溪緑水 桃源洞 ,淡濛濛半窗白月梨云夢。”
(二)、寬廣貌。
《楚辭·劉向<九嘆·愍命>》:“心溶溶其不可量兮,情澹澹其若淵。” 王逸 注:“溶溶,廣大貌。”
(三)、盛多貌。
漢 揚雄 《羽獵賦》:“野盡山窮,囊括其雌雄;沇沇溶溶,遙噱乎紘中。” 唐 皇甫湜 《吉州刺史廳壁記》:“瑞露溶溶,降味公松;瑞蓮猗猗,合蔕公池。” 清 洪昇 《長生殿·哭像》:“淚珠兒溶溶滿觴,怕添不下半滴葡萄釀。”
(四)、明凈潔白貌。
唐 許渾 《冬日宣城開元寺贈元孚上人》詩:“林疏霜摵摵,波靜月溶溶。” 明 無心子 《金雀記·作賦》:“云箋蠶繭浄溶溶,蘸得霜毫墨意濃。”《再生緣》第二一回:“怯怯纖腰垂玉帶,溶溶粉額映烏紗。” 沉宗畸 《落花》詩:“墮白溶溶迷屐齒,飄紅故故膩廊腰。” 趙樸初 《武陵春·詠玉鈴花》詞:“白無瑕,溶溶月色誰能亞?”
(五)、和暖。
宋 蘇軾 《哨遍》詞:“初雨歇,洗出碧羅天,正溶溶養花天氣。” 明 晏振之 《秋思》套曲:“困騰騰漸把翠鬟低,煖溶溶不覺香肩靠。” 郭沫若 《遠眺》詩:“時秋風習習,氣暖水溶溶。”
(六)、緩慢。
《難經·二十九難》:“陰陽不能自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 王九思 集注引 丁德用 注:“溶溶者,緩慢所以不能收持也。”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三·當歸》:“帶脈為病,腹痛,腰溶溶如坐水中。”
釋義:
溶溶,形容詞,指寬廣的樣子或河水流動的樣子。
造句:
1、 朗朗的明月遙遙地升掛在高高的天空,發射著盈盈的溶溶的光華。有一朵薄絲絲的烏云恰好遮住了圓月的半邊,好似一個含情脈脈的姑娘,剛露出俊俏的臉便含羞地扯下一條紗巾遮住半邊紅紅的臉頰。
2、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晏殊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