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
詞語 | 北魏 |
---|---|
拼音 | běi wè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鮮卑人拓跋珪所建,后來分裂為東魏和西魏。見〖南北朝〗。解釋:
(一)、指 秦 漢 之際 魏豹 建立的政權。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漢 王發 蜀漢 ,定 三秦 ;涉 西河 之外,援 上黨 之兵;下 井陘 ,誅 成安君 ;破 北魏 。” 司馬貞 索隱:“謂 魏豹 也。 豹 在 河 北故也。亦謂 西魏 ,以 大梁 在 河 南故也。”
(二)、朝代名。亦稱 后魏 (386-534)。
北朝 諸國之一。 鮮卑 人 拓跋珪 所建。后來分裂為 東魏 和 西魏 。《陳書·何之元傳》:“ 獫狁 孔熾,鯁我中原,始自一君,終為二主,事有相涉,言成混漫。今以未分之前為 北魏 ,既分之后 高氏 所輔為 東魏 , 宇文 所挾為 西魏 ,所以相分別也。”
(三)、指魏碑體。
《冷眼觀》第七回:“右首是 陶濬旦 的北魏‘避月閣十八歲小影’八個大字。”
釋義:
北朝之一,公元386-534,鮮卑人拓跋珪所建,后來分裂為東魏和西魏。參看〖南北朝〗。
造句:
1、 小就善于讀書的北魏車騎大將軍祖瑩,在寫文章時就能自出機杼。
2、 居士山摩崖碑和七巖山摩崖造像,分別為北魏和東魏石刻.
相關詞語:
白首北面北道主人北斗之尊北風之戀北宮嬰兒北門南牙北門鎖鑰北面稱臣北叟失馬北轅適楚必不撓北北郭先生北門管鑰北門之管北門之寄北轅適粵北轍南轅北鄙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