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參
詞語 | 苦參 |
---|---|
拼音 | kǔ shē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草名。又名白莖,地骨等。根莖苦,可入藥。解釋:
(一)、植物名。落葉亞灌木,羽狀復(fù)葉,小葉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花冠淡黃色。根入藥,有清熱解毒等作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卷二:“苦參,味苦寒,主心腹結(jié)氣、癥瘕積聚、黃疸、溺有餘瀝,逐水,除癰腫,補中,明目,止淚。”
釋義:
1.植物名。落葉亞灌木,羽狀復(fù)葉,小葉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花冠淡黃色。根入藥,有清熱解毒等作用。
造句:
1、相思意已深,白紙書難足。字字苦參商,故要檳郎讀。
2、婦潔靈洗劑復(fù)方煎煮過程中,隨著氧化苦參堿的減少,苦參堿的含量逐漸增加。
相關(guān)詞語:
愛別離苦備嘗艱苦備嘗辛苦不辭勞苦不知甘苦拔地參天不勝其苦參透機關(guān)參差不齊參差錯落愁眉苦臉參前倚衡參天貳地參天兩地參伍錯縱參差不一參伍錯綜晨參暮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