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厚
詞語 | 樸厚 |
---|---|
拼音 | pǔ h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樸實厚道:心地樸厚。解釋:
(一)、樸質厚道。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刺史啟》:“ 賓王 淹中 故俗,體樸厚之弘規; 稷下 遺甿,陶禮義之餘化。” 宋 曾鞏 《與杜相公書》:“伏以閤下樸厚清明,讜直之行,樂善好義,遠大之心,施於朝廷而博見於天下。” 清 顧炎武 《書吳潘二子事》:“國初人樸厚,不敢言朝廷事,而史學因以廢失。” 冰心 《去國·最后的安息》:“只見她也只有十三四歲光景,臉色很黑,衣服也極其襤褸,但是另有一種樸厚可愛的態度。”
(二)、樸實厚道。
唐 韓愈 《冬薦宮殷侑狀》:“﹝ 殷侑 ﹞久從使幕,亮直著名,樸厚端方,少見倫比。” 宋 梅堯臣 《送謝師厚太傅通判汾州》詩:“ 晉 人樸厚自寡訟,軟炊玉粒河鱗鮮。”《明史·唐樞傳》:“從來發摘告訐之事,原不必出之敦良樸厚之人。”
釋義:
1.樸實厚道。
造句:
1、我的祖父是一位淳樸厚道的農民。
2、修身律己,愛心一顆;敬老護幼,慈孝十分;純樸厚道,善舉百種;誠信守諾,美德千年;扶危濟困,惠及萬民!
相關詞語:
卑禮厚幣抱樸含真卑辭厚幣卑辭厚禮才高行厚沉厚寡言得天獨厚德厚流光多藏厚亡返樸還淳反樸歸真反樸還淳返樸歸真返樸還真豐功厚利高官厚祿高位厚祿甘言厚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