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
詞語 | 潰瘍 |
---|---|
拼音 | kuì yá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皮膚或黏膜表面組織的缺損、潰爛。常合并慢性感染,可能經久不愈。如胃潰瘍、口腔潰瘍等。解釋:
(一)、皮膚或黏膜的表皮壞死脫落后形成的缺損。
《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 賈公彥 疏:“潰瘍,癕而含膿血,已潰破者。”如:小腿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釋義:
皮膚或黏膜的表皮壞死脫落后形成的缺損。形成潰瘍的原因是物理性刺激(如燒灼、重壓等)、化學性刺激(如酸、堿等)或生物性刺激(如細菌、霉菌)等。
造句:
1、 我最愛使用這種牙膏,因為它對口腔潰瘍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 春季氣溫驟升,人體易上火,誘發口腔潰瘍,咽喉腫痛。可取嫩絲瓜,搗爛后去渣取汁,頻頻含漱;或用醋加等量水漱口,可減輕咽喉疼痛。
相關詞語:
川壅必潰堤潰蟻孔堤潰蟻穴決疣潰癰潰不成軍潰兵游勇鳥驚魚潰鳥散魚潰群蟻潰堤望塵奔潰一觸即潰蟻穴潰堤魚潰鳥散蟻潰鼠駭魚潰鳥離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潰冒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