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身
詞語 | 委身 |
---|---|
拼音 | wěi sh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把自己的身體、心力投到某一方面(多指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委身事人。解釋:
(一)、托身,以身事人。
《淮南子·兵略訓》:“背社稷之守,而委身強 秦 。”《文選·盧諶<贈劉琨一首并書>》:“故委身之日,夷險已之。” 張銑 注:“委身之日,謂事 琨 時也。”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濟水》:“ 張良 委身 漢祖 ,始自此矣。” 明 李東陽 《重建諸葛武侯祠堂記》:“而帝胄之賢,無出 昭烈 右者,故委身而從之。”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六篇:“ 秦 既焚燒詩書,坑諸生於 咸陽 ,儒者乃往往伏匿民間,或則委身於敵以舒憤怨。”
(二)、棄身。
漢 劉向 《說苑·建本》:“今子委身以待暴怒,立體而不去,殺身以陷父不義,不孝孰是大乎?” 清 錢謙益 《南京兵部職方清吏司主事方應祥妻鄭氏贈安人制》:“糟糠不厭,能節腹以奉姑;躃踴無時,遂委身而殉母。”
(三)、置身,寄身。
《后漢書·朱祐等傳論》:“其懷道無聞,委身草莽者,亦何可勝言。” 宋 文天祥 《<臨江軍>詩跋》:“委身荒江,誰知之者?”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仇大娘》:“四體漸以不仁,委身牀榻。” 鄒韜奮 《戲問》:“新聞記者--尤其是委身言論方面的新聞記者--應看清客觀的環境。”
(四)、女子將身體交給男人。謂嫁給男子。
唐 元稹 《鶯鶯傳》:“后歲餘, 崔 已委身於人; 張 亦有所娶。”《剪燈新話附錄·秋香亭記》:“欲終守前盟,則鱗鴻永絶……不幸委身從人,延命度日。”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男子成了維系氏族的中心……這就要求婦女委身于男子,履行生兒育女的義務。”
(五)、脫身。
唐 杜甫 《奉贈李八丈曛判官》詩:“垂白辭南翁,委身希北叟。” 仇兆鰲 注:“委身,謂脫身。” 明 夏完淳 《王侍中懷德》詩:“ 漢 道闇不章,豺虎屯 西京 。委身別故國,行旅滯南 荊 。”按, 王侍中 ,指 王粲 。
釋義:
委身。wěi shēn,解釋為(1).托身,以身事人。(2).棄身。(3).置身,寄身。(4).女子將身體交給男人。謂嫁給男子。以身相許。(5).脫身。
造句:
1、 我認為委身就是義無反顧的行動。
2、 這就是委身:永不放棄我的婚姻,永不放棄對這事工的委身,義無反顧。
相關詞語:
安身立命安身為樂安身之處安身之地安身樂業百身何贖百身莫贖半身不遂病魔纏身薄技在身卑身賤體卑身屈體波屬云委廁身其間赤身露體摧身碎首才廣妨身操身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