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書
詞語 | 詔書 |
---|---|
拼音 | zhào shū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皇帝頒發(fā)的命令。解釋:
(一)、皇帝頒發(fā)的命令。
《史記·儒林列傳》:“臣謹案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詔策》:“ 漢 初定儀則,則命有四品: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戒敕。”《古今小說·汪信之一死救全家》:“不一日, 哲宗皇帝 晏駕,新天子即位,頒下詔書,大赦天下。” 陳白塵 《大風歌》第一部第二章:“ 呂雉 冷笑道:‘ 陳平 、 周勃 是奉先皇帝詔書前去斬 樊噲 ,三妹今日進宮,究竟是來吊喪,還是向先皇帝算帳?’”
釋義:
詔書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書。在周代,君臣上下都可以用詔字。秦王政統(tǒng)一六國,建立君主制的國家后,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號稱皇帝,自稱曰朕。并改命為制,令為詔,從此詔書便成為皇帝布告臣民的專用文書。漢承秦制,唐、宋廢止不用,元代又恢復使用。明代用詔書宣布重大政令或訓誡臣工。
造句:
1、但這樣的荒唐論調被一道詔書給廢止了,頒布這道詔書的正是一言九鼎的西奧多.羅斯福。
2、承驚覺,不見詔書,魂不附體,手腳慌亂。
相關詞語:
掉書袋白面書生閉戶讀書秉筆直書博覽群書白面書郎伴食中書閉門讀書不刊之書刺股讀書大書特書丹書鐵契丹書鐵券讀書得間讀書三到讀書三余讀書種子丹書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