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鏤
詞語 | 雕鏤 |
---|---|
拼音 | diāo lò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雕刻。(二)、指雕刻品。
(三)、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四)、彫鏤:雕刻,刻鏤。《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又御府、尚方、織室錦繡、冰紈、綺縠、金銀、珠玉、犀象、瑇瑁、彫鏤翫弄之物,皆絶不作。”《三國志·魏志·棧潛傳》:“今宮觀崇侈,彫鏤極妙,忘有虞之總期,思殷辛之瓊室。”《魏書·鐵弗昌傳》:“臺榭高大,飛閣相連,皆彫鏤圖畫,被以綺繡,飾以丹青,窮極文采。”
解釋:
(一)、猶雕刻。
《大戴禮記·哀公問于孔子》:“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 唐 劉恂 《嶺表錄異》:“枸櫞子,形如瓜……肉甚厚,白如蘿卜。南中女工競取其肉雕鏤花鳥。”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明熹宗》:“ 明熹宗 在宮中,好手製小樓閣,斧斤不去手,雕鏤精絶。”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窗格雕鏤頗細,使人起柔膩之感。”
(二)、指雕刻品。
《新唐書·高宗紀》:“六月癸亥,禁宗戚獻纂組雕鏤。”
(三)、比喻刻意修飾文辭。
五代 齊己 《覽延棲上人卷》詩:“今體雕鏤妙,古風研考精。” 明 袁宏道 《答董玄宰太史書》:“ 楚 中文體日敝,務為雕鏤,神情都失,賴宗匠力挽其頽。” 清 黃宗羲 《辭張郡侯請修郡志書》:“山林之文,流連光景,雕鏤酸苦。”
(四)、彫鏤:雕刻,刻鏤。《后漢書·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又御府、尚方、織室錦繡、冰紈、綺縠、金銀、珠玉、犀象、瑇瑁、彫鏤翫弄之物,皆絶不作。”《三國志·魏志·棧潛傳》:“今宮觀崇侈,彫鏤極妙,忘 有虞 之總期,思 殷辛 之瓊室。”《魏書·鐵弗昌傳》:“臺榭高大,飛閣相連,皆彫鏤圖畫,被以綺繡,飾以丹青,窮極文采。”
釋義:
鏤雕是景德鎮的傳統品種,亦稱通花式鏤空,是以鏤空為主,結合圓雕、捏雕、堆雕等技法在陶瓷坯體上把裝飾紋樣雕通,再在上面寄貼花卉式加彩的一種裝飾方法。
造句:
1、 殿內金磚鋪地,坐北向南設雕鏤金漆寶座。東西兩梢間為暖閣,安板門兩扇,上加木質浮雕如意云龍渾金毗廬帽。建筑上采用了減柱造做法,將殿內前檐金柱減去六根,使空間寬敞。
2、 必死之病,不下苦口之藥;朽爛之材,不受雕鏤之飾。葛洪
相關詞語:
吹影鏤塵錯彩鏤金裁心鏤舌裁月鏤云禪世雕龍炊沙鏤冰雕蟲小技雕肝琢腎雕蚶鏤蛤雕闌玉砌雕梁畫棟雕心雁爪雕玉雙聯雕章鏤句雕章繪句雕章縟彩雕章琢句雕蟲小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