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
詞語 | 慷慨 |
---|---|
拼音 | kāng kǎ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充滿正氣,情緒激昂:慷慨陳詞。(二)、不吝惜:慷慨無私的援助。慷慨解囊(毫不吝嗇地拿出錢來幫助別人)。
解釋:
(一)、情緒激昂。
《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貫歷覽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李善 注引 如淳 曰:“激厲抗揚之意也。”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賞譽》:“ 士衡 長七尺餘,聲作鐘聲,言多慷慨。” 清 王猷定 《梁烈婦傳》:“ 材 伏哭叩頭,舉火,烈婦死,三十餘人從死,其慷慨赴義如此!”
(二)、性格豪爽。
《后漢書·齊武王縯傳》:“性剛毅,慷慨有大節。”《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我 徐信 也是個慷慨丈夫,有話不妨盡言。”
(三)、感嘆。
《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文選·陸機<門有車馬客行>》:“慷慨惟平生,俛仰獨悲傷。” 李善 注引《說文》:“慷慨,壯士不得志於心。”
(四)、大方;不吝嗇。
《水滸傳》第五回:“ 魯智深 見 李忠 、 周通 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只要下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 袁 為人簡默,而慷慨好施。”
釋義:
慷慨,漢語詞匯。拼音:kāng kǎi大方;不吝嗇。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 袁 為人簡默,而慷慨好施。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寓意:布施財富和布施智慧。
相關詞語:
悲歌慷慨感慨萬端感慨萬千感慨系之感慨激昂激昂慷慨慨當以慷慨然允諾慷慨悲歌慷慨陳詞慷慨赴義慷慨激昂慷慨激揚慷慨解囊慷慨輸將慨然應允慷慨激烈慷慨就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