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天
詞語 | 祀天 |
---|---|
拼音 | sì tiā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祭祀天神。帝王郊祭的古禮。解釋:
(一)、祭祀天神。帝王郊祭的古禮。
《周禮·天官·司裘》:“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 鄭玄 注引 鄭司農(nóng) 曰:“大裘,黑羔裘,服以祀天示質(zhì)。” 賈公彥 疏:“謂四時所有祭天之事皆共之。”《漢書·郊祀志下》:“祀天則天文從,祭墬則墬理從。” 清 朱大韶 《駁萬氏分至不系時說》:“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 周 以冬日至,祀天於南郊,以 后稷 配。”
釋義:
祀天的由來:祀天是虞舜時期祭天的典禮。殷商時期,天神是“帝”,他是自然和下國的主宰。他的周圍還有日、月、風、雨等臣工使者。周代,天帝的形象被人格化,周王有“天子”的稱謂。周王是作為天帝之子在人間統(tǒng)治人民的,他也要象侍奉父親一樣侍奉天帝。祀天就是對天帝的侍奉、享獻的儀式。五行、五方帝與五方、五色、四季、五人神、五人帝等一一相配,構成了我國古代祭大典的基本網(wǎng)絡。祀天本是表達對天神的尊敬而由帝王主持的一種祭祀儀式。
相關詞語:
滿天飛破天荒哀感天地哀天叫地暗無天日昂首天外昂首望天昂頭天外拔地倚天白日升天抱恨終天暴殄天物悲天憫人碧海青天別有洞天別有天地冰天雪地冰天雪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