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坐
詞語 | 匡坐 |
---|---|
拼音 | kuāng zuò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正坐。《莊子·讓王》:“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溼,匡坐而弦。”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匡,正也。”《南史·王思遠傳》:“ 王思遠 終日匡坐,不妄言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既相見已,匡坐高談。” 清 曹溶 《答顧寧人》詩:“艱辛戈戟間,匡坐説蒼昊。”解釋:
(一)、正坐。
《莊子·讓王》:“ 原憲 居 魯 ,環堵之室,茨以生草;蓬戶不完,桑以為樞;而甕牖二室,褐以為塞;上漏下溼,匡坐而弦。” 陸德明 釋文引 司馬彪 云:“匡,正也。”《南史·王思遠傳》:“ 王思遠 終日匡坐,不妄言笑。”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婆羅痆斯國》:“既相見已,匡坐高談。” 清 曹溶 《答顧寧人》詩:“艱辛戈戟間,匡坐説蒼昊。”
釋義:
匡坐拼音kuāng zuò ,釋義即席地而坐 ,出處《莊子·讓王》 。
相關詞語:
安坐待斃璧坐璣馳蠶績蟹匡稠人廣坐獨坐愁城割席分坐裹糧坐甲灌夫罵坐濟世匡時九合一匡匡救彌縫匡亂反正匡時濟世匡時濟俗匡鼎解頤匡國濟時匡衡鑿壁匡謬正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