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病
詞語 | 應病 |
---|---|
拼音 | yìng b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唐 時傳說中的一種怪病,患者說話,體內即有應聲。解釋:
(一)、唐 時傳說中的一種怪病,患者說話,體內即有應聲。
唐 張鷟 《朝野僉載》卷一:“ 洛州 有士人患應病,語即喉中應之。” 唐 劉餗 《隋唐嘉話》卷中:“有患應病者,問醫官 蘇澄 ,云:‘自古無此方。今吾所撰《本草》,網羅天下藥物,亦謂盡矣。試將讀之,應有所覺。’其人每發一聲,此中輒應,唯至一藥,再三無聲。過至他藥,復應如初。 澄 因為處方,以此藥為主,其病自除。”參見“ 應聲蟲 ”。
釋義:
應病是一個詞語,唐 時傳說中的一種怪病,患者說話,體內即有應聲。
相關詞語:
應聲蟲鰲鳴鱉應八方呼應蚌病成珠病病歪歪病從口入病骨支離病民蠱國病魔纏身病入膏肓病入骨髓蚌病生珠報應不爽表里相應病在膏肓病國殃民病民害國病染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