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賜
詞語 | 稟賜 |
---|---|
拼音 | bǐng cì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官家的賜與。《后漢書·董卓傳》:“牢直不畢,稟賜斷絶,妻子飢凍。”《南史·何承天傳》:“東方曼倩 發(fā)憤於侏儒,遂與火頭食之稟賜不殊。”《資治通鑒·唐僖宗廣明元年》:“神策軍士皆 長安 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解釋:
(一)、官家的賜與。
《后漢書·董卓傳》:“牢直不畢,稟賜斷絶,妻子飢凍。”《南史·何承天傳》:“ 東方曼倩 發(fā)憤於侏儒,遂與火頭食之稟賜不殊。”《資治通鑒·唐僖宗廣明元年》:“神策軍士皆 長安 富家子,賂宦官竄名軍籍,厚得稟賜。”
釋義:
失俗,讀音為shī sú ㄕㄧ ㄙㄨˊ,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不正的風(fēng)尚。
相關(guān)詞語:
陂湖稟量稟性難移不吝賜教拜賜之師賜墻及肩賜茅授土分茅賜土江山易改,稟性難移白毫之賜一榜盡賜天賦異稟天官賜福天賜良機(jī)賞賜無度天賜之福賜假賜對稟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