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嗒
詞語 | 吧嗒 |
---|---|
拼音 | bā dā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象聲詞,表示一種雙音的聲響吧嗒一聲,門關上了嘴唇開閉作聲——用于表示驚奇、警告等他吧嗒了幾下嘴,一聲也不言語〈方〉∶抽 [旱煙]他吧嗒著葉子煙打主意解釋:
(一)、亦作“ 吧噠 ”。雙唇開合作聲。形容說話。
(二)、吞噬。
《三俠五義》第三回:“這孩子這時候管保叫虎吧嗒咧!”
(三)、抽,吸。
《當代》1981年第3期:“連 羅大山 也無動于衷地掃了他一眼,又吧嗒起煙斗來。”
(四)、象聲詞。形容東西下落的聲音。
老舍 《二馬》第二段四:“她的淚珠兒隨著打字機鍵子的一起一落,吧噠吧噠的往下落。”
釋義:
1.亦作"吧"。亦作"吧?"。亦作"吧噠"。 2.雙唇開合作聲。形容說話。 3.吞噬。 4.抽,吸。 5.象聲詞。形容東西下落的聲音。
造句:
1、當淺說出我有:科不及格的時候,我爸的臉吧嗒一下就沉下來了,眼睛瞪得渾圓,眉毛也擰到了一起,看起來很像牛魔王,像是要吃人的樣子。僵了一會兒他開始狠狠地審問我。
2、吧嗒,吧嗒。豆大的雨點稀稀疏疏,不緩不慢,井然有序的敲著陽臺上的雨搭,似乎很是悠閑。調皮的雨點兒像誰扔下來的鋼珠一樣砸在河面上,濺起高高的水花。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