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
詞語 | 司南 |
---|---|
拼音 | sī n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gè)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gè)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xiàn)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陳奇猷 集釋:“司南其制蓋如今羅盤針,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猶言東西,日朝出自東,夕入於西,故以朝夕為東西也。” 漢 王充 《論衡·是應(yīng)》:“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越裳 氏重譯來貢……使者迷其歸路, 周公 錫以文錦二疋,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遠(yuǎn)之蠶桑、司南,近之若書槧、火藥,利民前用,不可究言。”(2).比喻行事的準(zhǔn)則;正確的指導(dǎo)。《鬼谷子·謀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隱 《<會(huì)昌一品集>序》:“為九流之華蓋,作百度之司南。” 宋 陸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后,吾曹所賴作司南。”(3).司南車的省稱。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使大夫宴將送至國而還,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還至。”《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4).猶司晨。 唐 杜甫 《雞》詩:“氣交亭育際,巫峽漏司南。” 楊倫 箋注:“ 夔州 在南,雞司昏曉,今失其司晨之職,故曰 巫峽 漏司南。”參見“ 司晨 ”。解釋:
(一)、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gè)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gè)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xiàn)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韓非子·有度》:“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漸以往,使人主失端,東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陳奇猷 集釋:“司南其制蓋如今羅盤針,故可以正朝夕也。朝夕猶言東西,日朝出自東,夕入於西,故以朝夕為東西也。” 漢 王充 《論衡·是應(yīng)》:“司南之杓,投之於地,其柢指南。”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越裳 氏重譯來貢……使者迷其歸路, 周公 錫以文錦二疋,軿車五乘,皆為司南之制。”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遠(yuǎn)之蠶桑、司南,近之若書槧、火藥,利民前用,不可究言。”
(二)、比喻行事的準(zhǔn)則;正確的指導(dǎo)。
《鬼谷子·謀篇》:“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 唐 李商隱 《<會(huì)昌一品集>序》:“為九流之華蓋,作百度之司南。” 宋 陸游 《十月二十四子夜夢中送廬山道人歸山》詩:“夙士極知成殿后,吾曹所賴作司南。”
(三)、司南車的省稱。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使大夫宴將送至國而還,亦乘司南而背其所指,亦朞年而還至。”《晉書·輿服志》:“記里鼓車,駕四,形制如司南。”
(四)、猶司晨。
唐 杜甫 《雞》詩:“氣交亭育際,巫峽漏司南。” 楊倫 箋注:“ 夔州 在南,雞司昏曉,今失其司晨之職,故曰 巫峽 漏司南。”參見“ 司晨 ”。
釋義:
司南,指我國古代辨別方向用的一種儀器,據(jù)《古礦錄》記載最早出現(xiàn)于戰(zhàn)國時(shí)期的磁山一帶。用天然磁鐵礦石琢成一個(gè)杓形的東西,放在一個(gè)光滑的盤上,盤上刻著方位,利用磁鐵指南的作用,可以辨別方向,是現(xiàn)在所用指南針的始祖。
造句:
1、這一下子不要緊,司南玨好看的眉毛幾乎同時(shí)又?jǐn)Q著打出了個(gè)結(jié)。
2、司南玨的腦子里出現(xiàn)了長達(dá)半分鐘的當(dāng)機(jī)。
相關(guān)詞語:
北門南牙筆墨官司北轍南轅闖南走北大江南北東箭南金東南半壁東南雀飛東西南北斗南一人地北天南東南之寶東南之美東南之秀東南竹箭東西南朔各司其事海北天南